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国覆,万民为种奴之祸 (第2/6页)
如何劝农桑?如何代天子安土牧民?这是不是一种空泛清谈?” 李太后思虑再三说道:“皇儿既然要看,那娘亲就找人给皇儿注解一二。” “天色晚了,还是早些休息吧。”陈太后也站了起来,对于小皇帝略显犀利的问题,她们没有答案,也不知道如何回答,两个大人回答不出一个十岁孩子的问题,这便不能再谈下去了。 孩子还小,在向大人们请教问题,大人却只能支支吾吾,左顾而言他。 还怎么理直气壮的训诫孩子? 不训也罢! 朱翊钧送走了两宫太后,坐在了书案之前,依旧翻动着那些农书,晦涩难懂不是看不懂,这些农书里,可能不经意之间的一句话,都有可能生民无数。 既然没人注解,没有读书人翻阅,那他来注解,他来翻阅,他来纠错,他来实践检验理论,辛苦的确辛苦,但朱翊钧始终谨记一点,谁为万民奔波,谁为万民之王。 他看了许久,才颇为满意的放下了手中的纸笔。 “早睡早起长高高。”朱翊钧伸了个懒腰,示意张宏熄灯。 张宏也在读书,在离开之前,他请示了陛下之后,拿走了一卷农书,皇帝问起时,他不能一窍不懂。 次日的文华殿依旧是吵吵闹闹,小皇帝在文华殿的月台御案之前,写写画画,认真研读着四书五经,每月十九号的考校,是他胡作非为的底气,当考校通过之后,他才能继续不务正业。 “张居正!”葛守礼已经出离的愤怒了! 大明小皇帝昨天习武之后,去做了什么? 去了景山锄大地! 张居正则看着葛守礼,眼睛微眯的说道:“葛总宪,这里是文华殿,无论你私下如何称呼与我,既然在文华殿上坐着廷议,请称呼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