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4 (第3/4页)
经进了掖庭,他也不会去求恨宋家恨得咬牙切齿的皇帝或太子把人放出宫去。 秀秀对宫中情况很熟悉,只受了七天训练,就被扔进了东宫,分位当然是最低的奉仪。秀秀每天领着比家中惨淡不知多少倍的份例,苦中作乐地想,她好歹是上了等级的妾侍,不是宫女;温煦武不是拿女子撒气的人,对她尚好,偶或会谈起诗书上的事情来,也不拘着她不让她寻书来看;太子妃是个贤良人,不大管底下的妾侍如何,最多是在她们闹出底线时加以约束。 上至皇帝陛下,下至东宫的小黄门,都说太子妃是顶顶的贤良人。除非自己就是个作死的人,否则在她手下过日子还挺好过,有时受了委屈,或是思亲念家的,还能得到她的宽慰。秀秀想着,这样的日子虽不算多好,却比预料的好太多,能这样平淡地度过余生,倒也不错。 第一次充实宫廷结束后不久,就是最新一轮科举的殿试,皇帝陛下授意太子取士,太子属意的探花出自江南一个书香世家,今年才二十岁,正是生气蓬勃的年纪。皇帝陛下看着探花很喜欢,在温煦武的提醒下,皇帝陛下想起宫里还有个公主,年纪也大了,便直接下旨赐婚,将探花招来做驸马。 整个殿试都是在温煦武的主持下进行的,从头到尾,到烧尾宴,没出一点差错,甚至取哪些人,如何安置,每个人品行才华究竟如何,温煦武的判断都和皇帝陛下十分相符,最大的不同只是温煦武更大胆一些。这不算坏事,他不是狂妄自大的人,他的大胆永远建立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皇帝陛下每天批阅太子草拟的回复和应对,“真吾子也”“颇肖朕躬”夸了又夸。 温煦武表现得越出色,皇帝陛下就越感到了无牵挂,又更多一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