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元凤四年春  (第2/5页)
    “好在有一位随苏武出使匈奴,一同被扣留的吏士求见汉使,原本述说此间情形,告知苏武所在。又教汉使,好好与匈奴讲道理没用,他们反而更信奉神怪之事,不如告诉匈奴单于:汉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著帛书,上说苏武等人在北海!”    “汉使依其言行事,匈奴单于听闻后果然大惊,信以为真,这才答应让苏武归汉……”    赵汉儿笑道:“那吏士真是聪惠。”    任弘道:“对啊,这吏士,正是常惠!”    “常惠和苏武一同归汉后,如今在朝中为中郎,管着典属国右曹之事,秩禄与傅介子同。不过他当年在苏武使团中担任的,便是‘假吏’之职!”    假吏犹言兼吏也,是一种权宜奉使的下级吏员,说白了就是临时工,但也是有秩禄的临时工,任弘不由感慨,自己在边塞惊心动魄,拼死拼活,最后能混上两百石,却是靠了烤馕。    还有傅介子的一句话……    太真实了,朝中有人好办事啊,他更加笃定,这世道,相比于老老实实砍人头混资历,抱准大腿果然是没错的。    韩敢当一下子有些怅然若失:“这么说,燧长要离开破虏燧了?”    任弘颔首:“然也,我这几天就要卸任,与傅公派来的骑吏奚充国一起,去河仓城督造馕坑,筹备使团的干粮,来年开春傅公抵达敦煌后,再一同出关。”    离开玉门的第一站是楼兰国,别看楼兰离汉最近,但她与玉门关、阳关的距离,足足有一千汉里……    而且在抵达水草丰饶的罗布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