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明_第四十八章:军民一家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军民一家亲 (第2/7页)

装装样子无所谓,但自家人在一起的时候,还是要像兄弟般亲近才对。

    正是基于这一想法,他才会在议事的过程中亲自下场,为几人分发烤土豆和烤地瓜,来缓解一下现场的气氛。

    要说这土豆和地瓜,可真是让张诚治下的北路受益匪浅啊!

    土豆就是“马铃薯”,而地瓜则是“红薯”,不过在这个大明末年时期,

    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称呼叫做“番薯”,都是在万历年间陆续传入大明南方的广东一带。

    如在明代神医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马铃薯可以治疗病后脾胃虚寒,气短乏力。”的内容。

    而曾任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的大明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松江府家中时,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又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

    他的著作《农政全书》更是全面记载了“番薯”传入大明的过程,以及其栽种的方法等等内容。

    这些事情在大明北方或许尚未传播开来,但作为一名穿越者的张诚,却是十分真实地知道土豆和地瓜对于缓解饥荒的贡献。

    所以,当他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真的穿越到大明末年时候,脑子里便一直有土豆、地瓜、苞米等一系列农作物的影子,久久挥之不去。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现在这些新的农作物在宣府北路都有种植,虽然其产量尚未能够达到后世那般恐怖的高产,但也有很大的优点。

    这些张诚新引进过来的农作物,对于土质和水分的要求并不十分苛刻,因此其种植的时候几乎并不占用原有耕地。

    永宁伯张诚引导大家多利用山林、沙地、盐碱地等处种植这些作物,且还不须像谷物那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