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君臣夜话东暖阁(上) (第2/4页)
象升的亲信幕僚知道,皇上这两天定会召见他,就起身问询道:“督臣,若杨阁老和皇上问到督臣对与东虏是和、是战有何意见,督臣将作何回复?” 卢象升听了此话,面色为之一暗,只见他从座位上站起,紧握着佩刀的刀柄,说道:“我卢某深受皇恩,恨不得为国捐此残躯,以报皇恩浩荡。今日东虏犯境,只能言战,岂可言和!” 又商议一些使军队将士稍作休息,准备寻敌作战的事情,以及为即将陆续到来的其他各路勤王兵马规划驻营之地等事物,众将与幕僚们便纷纷散去。 …… 戌时,北京城内已经开始实行静街,就是我们现代所谓的戒严,各个主要的街巷路口都派驻有兵丁把守着,盘查偶尔过往的行人,没有令牌是无法通行的。 街巷边家家户户的大门前,都挂着一盏红色或白色的纸灯笼,灯光略有些昏暗,在各家各户的房檐下随夜风摇晃着,本就昏暗的灯光,更是忽明忽暗的不时闪烁着,仿佛衬托着大明京师重地今时遭受的磨难一般。 在摇曳的昏暗灯光之下,仍依稀可以看见各街巷路口墙壁上,张贴着的戒严布告,更增加了北京城里那种种迎敌备战之下的紧张气氛。 在宽广的街道上和那些狭长的胡同里,时不时的有更夫提着一盏小红灯笼,乏力的敲打着梆子或是敲打着锣,他们瑟缩发抖的身影偶一出现,就又很快的消失在冥冥黑暗之中,梆子声或锣声也在风中逐渐远去,仿佛丧钟一般暗示着大明一日不如一日。 自打崇祯二年时起,鞑虏已不止一次突破我边墙入犯大明京畿重地,这都已经是第三次直逼北京城下,直是如入无人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