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章 母亲决定出一回风头,姑娘嫁人,无论如何都要风风光光 (第2/3页)
直以来罗父罗母为儿子找不到合适对象而头疼着,托了无数人,欠下了无数人情,临了,却一个没成,这令老两口非常闹心,好不容易,寻到中意的儿媳,老两口一时欢天喜地,便比自己娶媳妇嫁人都高兴。两人觉得儿子结一次婚,不易,便决定大办一场,把所有亲朋好友都请来,顺便把同事和邻居也请来,这是一种宣示,告诉所有人,他们家儿子找到媳妇了。我也理解,一个三十岁的男人了,才刚刚找下对象,也极不易,如果不是碰到我,相信他这一辈子打光棍,也不知他是捡到了多大的福气。当然,婚礼的钱,罗家又想自己出,但母亲大臂一挥,说:“这事,交给我黄家吧,母亲也想大办一次,城里办一次外,在村里也办一次,按着传统的婚俗来。”母亲决定出一回风头,自己家的姑娘嫁人,无论如何,都要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办一次。 我由着母亲,在婚事上,绝对得听母亲的,老人过得桥都比自己吃得盐多,母亲是经过事儿的人,有经验。特别是在张罗婚事方面,更是得心应手。这一点,我知道,村里很多年轻人的婚礼,都是母亲帮着张罗的,因为,她既是支书,还是企业一把手,为员工考虑,是她的职责。习惯养成自然,在我的婚事上,母亲也习惯了自己发号施令,决定不给老罗家留一点机会。当然,对于罗一明,母亲也是满意的。当我第一次领着罗一明上门时,她左瞅右瞅这个年轻人,看哪里都满意。特别是,罗一明到了家,盯着母亲一橱窗珍藏的美酒,站在那里一时赞不绝口。罗一明业余喜欢研究酒,尽管他不喝酒,对于酒和酒文化,却研究很深,说到酒,总是如数家珍。他三言两语便说到了母亲的心窝中去了。母亲这些年,除了经营企业,其余时间没干别的,全钻研在酒上了,有钱就买好酒,然后,收藏起来。可以说,母亲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