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 (第3/4页)
死角地为朝廷纳贤选才。 穿越过来遇上这样的皇帝,姜琬觉得自己算很幸运了。 月考的形式一般是“贴经”,所谓的“贴经”,和他上一世的语文考试中的句子填空有些类似,就是把中的篇章挑出来,中间抹去一行或若干,由学生来补上。 说白了就是做填空题。 比如试卷上写一句:桃之夭夭。后面空了出来,学生就要填上:灼灼其华。 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出题方式。 这样的考试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习过的经书熟记于心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比较考验记性,所以古人在夸人聪明的时候喜欢用“博闻强识”这个词。 姜琬上一世有些古文的底子,月考对他来说不算很难的事儿,可眼下犯难的是他的毛笔字。 古代人在科举选拔的时候,注重身、言、书、判四法,一要观其身,取其体貌丰伟者,就是看颜值,二要观其言,取其言辞辨正者,文官没事打个嘴仗用的上,三要观其书,取其楷法遒美者,以字取人是古人的一项通病,字写的好,不仅能卖钱,还能当官,四要观其判,取其文理优良者,这大概就是要考验推理断案能力的意思了。 别的先不说,科举前期,书法这一项,是至关重要的,你想,不管县试、府试、还是殿试,考官或者皇帝最先见到的就是考生的试卷,所以第一印象是以字取人。 字写的不好,就算你文章再锦绣,恐怕走不到面见皇帝那一步就被pass掉了。 久而久之,书法就成了选官的标准之一。 所以南朝读书人你无一不工书法。 就连那位心怀胸怀大略的皇帝裴秀,据说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