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3章 (第2/3页)
而舆论引导,也是他们所擅长的。 不论来闹事的人是谁,是被煽动的,还是来挑事的。 既然来要粮食,求个生路,江知与统一捉起来,全送到盐场去。 盐场的工人缺口很大,全民制盐的计划是美好的,推广却需要时间。为着不耽误事,盐课司的招工布告还贴着。 凡是去制盐的人,都能领一份工钱。有钱有粮,怎么不算是救人? 若说是把他们送入虎口,那不需要江知与去处理,盐课司的人自会收拾他们。 真正活不下去的人,会挑活干吗? 喂到嘴里的饭,还要挑肥拣瘦,嫌咸挑淡?有这种事吗? 江知与也不在乎少数人是怎么想他的,同僚为着捧杀,各处愈发配合,他反而高兴。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为官为商者亦是如此。 他调整粮价以后,进行了招工,紧接着就是卖货变现。 海城都这样了,别地因盐价造成的动荡不会少,货物不比和平时期,相对难卖。他走海上商人的路子,去做海上贸易。 皇商傲气,自认与一般商户不同。也因此,仓库陈货颇多。 首批货物,江知与依照已经成熟的商业模式来cao作。给一些便宜优惠,再来一些赠品、彩头。然后是皇商的优势——商务便利。 以新货带陈货,将旧物变现,拿到银子,刨除成本,再做分算。 军饷要筹备,这是他职责的一环。生意还得做,如今的摊子足够大,无需扩大规模,但原料、工钱、经营花销都是银子,得留出一部分。 二期的计划,是联合当地商户,做商品捆绑型售卖。 别的商户生意好,能拉动商税,这也是银子。 他这里有条不紊的忙着,眼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