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崔氏之死 (第3/5页)
日后老夫还要仰仗王家啊!” 包拯难得和王宁安和颜悦色,温言劝慰。 “大人,小子斗胆说一句,崔家几百年的积累,牵连人数绝对不少,大人应当控制打击规模,免得激起全面反扑。事缓则圆,只诛首恶,胁从不问。沧州地处边境,百姓经不起一场大战,朝廷也承受不起遍地烽火,恳请大人以苍生为念!” 王宁安说的可是肺腑之言,牵连到辽国,牵连到豪强,真的闹起来,沧州大乱,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儿,可全都付诸东流了。 只不过听在包拯的耳朵里,他有了别的想法,王宁安这小子jianian猾过人,崔钰那个老狐狸都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 说什么只诛首恶,胁从不问,谁是首恶?谁是胁从? 莫非他是让自己高抬贵手,放过王良珣? 要说起来,王良珣的确可恶,但是他并不知道崔家和辽国的事情,只是糊涂贪婪,才被拉下水。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王良珣窃据侄子的功劳,又欺压四弟一家,弄得身陷囹圄,也是咎由自取。 前面王良璟曾经帮着他说情,现在王宁安又替二伯说话。 王家父子,真是厚道人啊! 想想当初,自己还说人家不懂孝悌之道!现在想想,真有些脸红,不过更应该脸红的是王良珣,同样是一家人,差距咋这么大捏! 包黑子自以为明白了王宁安的意思,郑重道:“王二郎,老夫会酌情处置的。” 王宁安哪知道包拯猜错了,还抱拳致谢,目送包拯离开。 屋子里重新只剩下父子两个,王宁安不断盯着老爹,仿佛看大熊猫一样,把王良璟盯得老脸通红。 “你小子有话就说!” “嘻嘻,爹,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