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明察秋毫 (第3/6页)
记过小账的官员,到时估计连赋闲在家的机会都不再有,直接会被皇帝丢进天牢中吃灰。 至于赵先生说的中策,张景清有那么一丝头绪,可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旧案卷中会有解决这个麻烦的办法? 但张景清今天觉得脸丢得有些够多了,堂堂姚安县正堂,一会被王县尉笑话,一会让郑捕头搪塞,搞得他整个人都灰头土脸。 虽然不知道赵先生到底讲的中策是什么,他还是假装听懂了一样,说道:“圣人云,过犹不及。上下二策本官都不想选。” 赵先生心中,叹了口气,这些进士老爷都咋考上的,清贵是真清贵。可讲起当官为民做主,什么章法都没有。回头装起清高来,道理就总在他们一边。 谁让自己考不中进士呢,只能认命做人家的幕后推手了,赵先生虽有些自艾,但还是尽职向张景清解释起来。 赵先生刚要张嘴讲清如何把这件事消弭掉,张景清却一摆手,示意赵先生先打住话头,然后亲自起身去门口站了片刻。 待确认左右无人后,张景清才坐回到椅子上,让赵先生开始解释中策到底如何cao作。 赵先生拱了下手,向张景清说起上个月州府里传来的一份协文书。 原来前天姚安县衙收到一份,平安州府衙下发的一份协查要犯文书。m.zwWX.ORg 这类事情张景清从来不喜过问,总说上面都是些污秽的事情,凭白脏了读书人的眼睛。 其实赵先生理解张景清的做法,大晋的官员都是自扫门前雪,别人的辖区案子与张大人何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