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工匠心_第312章 铜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2章 铜器 (第6/19页)

为银背;如果先受血水秽污、再受水银侵入,其铜质复杂,则色如铅,年远色滞,称为铅背;还有半水银半青绿朱砂堆的,先受血rou秽腐,其半日久酿成青绿,其半净者,乃染水银,故一镜之背二色间杂也。现在的铜镜以银背为上品,铅背次之,青绿又次之。如果铅背埋土年远,遂变纯黑,谓之黑漆背,此价尤其高,但这种颜色也较易伪作。”

    “在此基础上,收藏者还可以通过听声、看形、辨锈、闻味等几个方面,来辨别古铜镜的真假。老的铜镜普遍声音比较低沉、圆润。而新仿的铜镜声音比较清脆,甚至是刺耳。你比如说这个是新仿的铜镜,我们敲一下它的声音,一定是很清脆的。”老许一边说,一边又拿出一个新仿的铜镜让鲁善工比较着鉴定。

    ““看形”也是鉴定古铜镜的一个小窍门,“看形”就是研究铜镜的形状,从形状上对古铜镜的真伪进行辨别。为保证铜镜能具有真实、清晰的效果,古人在铸造铜镜时,镜子的大小和弧度有严格的比例关系。一般来讲,小一点的铜镜可以看到比较平缓的弧度,超过20公分的铜镜就基本是一个平面,看不出明显的弧度起伏。而新仿的铜镜弧度与镜子的大小普遍不成比例,大铜镜弧度很大,小铜镜弧度收缩不自然。仿制铜镜照出的人和景物,往往不清晰,甚至变形。”

    “许老,听说洛阳的青铜出土多,仿的更多,水平高的连专家都看不出来?是真的吗?”

    “嗯!民间高人无数!真正的高仿是可以以假乱真!有的就连现在的高科技都能骗过!真是匪夷所思!一般市面上做假的无外乎是几种:一是把新铜器浸泡在酸梅液中,一泡就是十几天,捞出。将漆皮泡在酒精中至漆皮溶化,再调入矿石色,在其铜器上作旧。这样,即使是一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