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00 (第2/4页)
最是护短。就算常常与朱淑娖、朱淑婒对掐,但要是外人因此欺辱他的两个jiejie,朱慈燐第一个不答应。 杨太后也是知道朱慈燐的性格,因此只是笑骂了两句,就将这场因为毒舌引发的官司揭过。三人母慈子孝的在凉亭坐了一会儿,等到饭点时,才一起回了乾清宫。 因为古人讲究男女七岁不同席,即使按明制,女儿是随母居住,但多了一个一岁多就登基为帝的弟弟,再同居一殿、也会显得有些不方便,所以年初的时候,朱淑娖和朱淑婒便搬回了杨太后原本的潜邸——翊坤宫居住。 不过虽说搬去了翊坤宫,但平日里用膳还是一起在乾清宫用的,而朱淑娖和朱淑婒二人也习惯了如此,毕竟她俩的口味,杨太后身边的秋去是最熟悉不过了,每每用膳,总会有一两道他们最喜欢的菜肴,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用了膳,朱淑婒又在乾清宫偏殿陪着杨太后说了一会儿话,等月挂柳梢头时,才领着一票婆子、丫鬟回了翊坤宫,至于朱慈燐小皇帝则因为今儿起得太早上早朝的缘故,早早地就去了乾清宫东侧偏殿,睡觉去了。 烛火摇曳下,杨太后身着薄纱质地的素净宫装慵懒的靠在披着竹席的软塌上,双目微阖,显然正在沉思什么。 过了一会儿,带着丝丝凉意的夜风突然透过半敞开的窗户吹了进来。倚靠在软塌上的杨太后打了一个寒颤,猛然睁开了眼睛。 公元1632年,也就是现如今的泰昌五年,好多事情都与历史上该发生的事变得不一样。首先黄河还是决口于孟津,但因为应对得及时并没有出现,历史上崇祯当政时出现的‘军民商户死伤无数。百姓转徙,到处丐食,无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