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错夫君后_第11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4章 (第3/3页)

读书的天分都没有,科举入仕一途基本无望,萧氏族人只能眼睁睁看着家族颓下去,不复从前繁盛。

    转机是在萧松烈开蒙以后,他小小年纪就显露天资,被萧家族学寄予厚望,甚至隐隐超过当时小有名声的堂伯萧丛,获得了家族里更多的资源倾斜。

    萧丛心有不甘,几次闹到族长跟前都被轻飘打回,许是因嫉恨,他自此处处与萧松烈作对。

    慢慢到了萧松烈九岁那年,他第一次下场便考取童生,声名远扬。

    沧州无人不知萧家出了个九岁童生萧松烈,比十五岁考上童生的萧丛更加有才学,只要好好培养,前途无量。

    萧丛恨极,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萧家族长打算把唯一入县学读书的名额保留,留给不到十岁的萧松烈。

    萧丛不服,明明他才是最有希望成为秀才进入县学的人,为什么要让。

    再后来,萧丛又从父亲口中得知,族长醉后扬言,只要萧松烈通过府试,他会动用萧氏积累多年的人脉培养他,助他仕途通畅。

    萧氏式微,能动用的资源就那么多,给了萧松烈必然没有萧丛的份。

    戈宁恍然,“所以,萧丛是因为这个决定陷害大将军窃书,等把人送进牢里,立刻找人做手脚,偷偷划入军籍,哪怕后来证明他没有窃书也晚了,只能强行带走送上战场。”

    那时应是前朝末帝初掌权的时候,时局混乱,贪官横行,给些银子收买人做手脚不是难事,即便萧松烈那时九岁还不到入伍的年纪。

    男人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戈宁就知道自己说对了。

    萧老夫人叹气:“军户子不得科考,松烈的仕途就此断了,萧家折了一个孩子,不敢再把萧丛折进去,事后便是查出松烈无辜,他们仍旧要护着萧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