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子风云录_第四章 兄妹出游遇友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兄妹出游遇友人 (第3/5页)

名鼎鼎。他知道,周文宾和唐伯虎交往甚密,想了想此刻提这事儿显得鲁莽,还是没说出口。

    “家父刚刚加盟了一家书院,由我与几位学中同道一道经营,舍弟如不嫌弃,欢迎来与大家共同学而习之。难道这个令尊大人也会反对吗?”周文宾好像认真了起来。

    况且一时语塞。况毓眨巴着眼,望着哥哥。

    明代基本都是私塾,负责启蒙教育,老师也就是塾师,一般都是穷秀才,教授的学生就是童生。童生在县里考取秀才功名后,一般就不必上学了,要么自己在家钻研苦学,要么出门游学,与各地好友切磋,准备考取举人。

    秀才很容易考取,举人就难了,因为是一个省的考生共聚一场,每年考取名额有限,但一旦考取了举人,可谓鱼跃龙门,身份地位迥然不同了,可以说靠着一个举人的功名,即便不做官,想过平常富足的日子还是绰绰有余。

    当然,要想做官的话,举人功名就不够用了,要进士才行。举人一般也就是做到知县为止,能做到知府的很少,封疆大吏基本沾不到边。进士就不一样了,有可能做个县令,也有可能直通宰相,官阶之差天壤之别。

    所以,某人一旦进士及第,所有人都会把他当作未来的宰相,至少他有这个资格了,至于是二十年还是三十年之后,到底能不能当上宰相,自然无人知晓。但谁也不敢随便得罪一个未来宰相。

    况钟为况且设计的发展路线就是考取秀才,这一点唾手可得,然后考取举人。举人就不那么容易了,许多时候不仅仅是学问高低,更多的是命运、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