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24章 长水号上的交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章 长水号上的交谈 (第3/9页)

位于佛教文化和绿教文化的中间位置。目前虽然人数上绿教更占优势,但佛教却有暹罗这个大靠山。暹罗无疑是北大年附近的最强国,大城王朝最强盛时多次远征马六甲,将当地的苏丹国打得落花流水。

    宋卡、吉打、彭亨、吉兰丹、北大年纷纷向阿瑜陀耶称臣纳贡。直到暹罗被东吁灭国,马来北部的这些邦国才解除了那如山般的压力。其后虽有纳黎萱复国,但暹罗最主要的敌人始终是东吁王朝,对北大年诸国的控制力已经大大下降了。在十年前,北大年女王更是乘暹罗王位更迭,在柔佛和彭亨的支援下宣布独立。

    暹罗三次派军远征,北大年也得到柔佛与彭亨派出的援军。暹罗约巴达维亚共同出兵,巴达维亚也都答应了。但第一次没出兵,第二次出兵慢了,第三次巴达维亚已经不想打了。三万暹罗军没能攻下北大年,最后在吉打苏丹和巴达维亚的斡旋下,撤兵了。北大年在事实上独立,但暹罗在口头上也没有放弃宗主权。

    陈守序:“柔佛和彭亨当时出了多少兵增援北大年?”

    林同文:“一共5000人,40艘战船。”

    陈守序:“林兄以为暹罗为什么会连输三次?按说他们的兵力远远超过回回兵。”

    林同文:“陈兄有所不知。这马来和东印度群岛,天热多雨,森林茂密,瘴气流行。陆上交通极差。大军出征,很难从陆地补给粮草,所以大家都是用海船运输。马打兰苏丹十几年前出兵三十万围攻巴达维亚,巴达维亚城只有两千守军,城市连城墙都没修完。但荷兰人在海上灭掉马打兰的运粮船队,马打兰苏丹出的兵越多死的越惨,他的军队尸体从巴达维亚向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