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清明节 (第3/8页)
,如糖等物资既有的产地产能大体上能满足欧洲人的需求。除非技术进步或是更充足便宜的劳力能降低开发的成本,否则大多地区仍然不适合开垦。因此这种港主制只是在局部地区有了萌芽。 在北大年国,林家就是第一批的港主。林同文在北大年和吉兰丹之间有数万公顷的土地。实际上林同文说他也不知道自己名下的土地究竟有多少,如果他愿意,也可以占有更多的土地。只是在现有条件下,那没什么意义。 林同文的垦区分布在四处,最大的一块位于北大年城南50公里的区域,垦区内拥有两条河流,他的庄园就坐落在中间最大的那条河口。那里建有一座小型的私港,港口有一定的武装力量。 祭祖的人群中,老人和有钱人坐着抬杆,女眷则在马车中,青壮年步行,出城后一路向南。在一个分叉路口,离开了通向吉兰丹的大路。人们纷纷在嘀咕甲必丹究竟在搞什么名堂,居然把公祭的地方放的如此之远。这都走了两个多时辰,居然还没有到。 没有人注意到,海岸以外几公里,始终有一艘戎克船将他们的行踪纳入望远镜的视野之中。正是林同文的座船。 林同文趴在船舷,举着望远镜向陆地上张望。其实在他的位置什么也看不清,林同文的心情十分焦躁,冲着桅杆上大声喊道。“林三,人都走到哪里了?” “少爷,您这不才问过我。还没走到地方呢。” 林三是他船队中最好的瞭望员,林同文丢下望远镜,他拿着看也没用。 开弓没有回头箭,林同文也知道他现在着急于事无补,可还是难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