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9 (第1/4页)
,赵浩对朝廷却是没有半分怨言的。战争刚刚结束,其他人的功劳都还在议论之中,但他却已经挂上了“安南清吏司”的名头。虽然安南如今并非大秦的领土,但凭借着安南王的信任,他的职权却非常大。 而且皇帝许诺,若能将安南的事情办好,将来他回朝时,一个户部侍郎是跑不掉的。 要知道户部侍郎是正四品下。对于官员来说,五品是个非常重要的坎,多少人在朝中煎熬二三十年也不见得能跨过这道坎,一辈子沉沦下僚,而他却只需要在这里种几年的粮食就能迈过这道天梯。 叫朝中那些大人们知道了,只怕会嫉妒得眼睛发红。 他说完之后,就将眼望向安南王。安南王心里显然也有些疑虑,因此只是含糊道,“孤虽然有心留下,却也不好耽搁了大秦壮士们回想。就请赵先生替孤安排。” 而后又许诺了许多的金银财宝作为“辛苦费”。 赵浩拍着胸脯保证能够将这件事办妥当,便带着赏赐出宫去了。 第二日大秦便退了兵。 ——他们虽然不需要赶着回去过中秋,但两广那些不服教化的山民,却是要顺便收拾一下的。有安南国出军饷,自然再好不过。 军队撤出之后不久,农事部两广的负责人就带着人马牲畜和良种赶到了安南。 这里气候与两广相似,因此带来的作物也都是在这两地种得好的良种。而安南本地气候炎热,虽然已经快到中秋,却还可以种植一季作物,因此农事部的人一到地方,便立刻投入到了火热的劳动之中。 安南地广人稀,又因为土地肥沃、出产甚多,随便种植一下就够吃了,所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