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8 (第2/4页)
各地种植一定量的红薯,就能够有效地预防饥荒,减少百姓造反的可能。 也就是说,就冲着红薯对国家的重要性,皇帝就不可能不给贾琰体面。比起至今还是个女史说的好听是宫廷女官说的不好听就是皇后身边的使唤丫头的贾元春,自然是贾琰的未来更有保障,可能给贾家带来的好处也更多。 听到这里,贾母这才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这是你父亲想的?的确周全。也罢,既然这样,那庄子的收成依旧让两位奉仪帮你收着罢。”又道:“是我错怪了你母亲,你替我给你母亲陪个不是吧。” 贾琰听说,立刻过来给邢夫人行礼,想要给邢夫人磕头,可是她人还没有跪下去,早被邢夫人搂在怀里一通摩挲。 贾母这话一出口,可谓是一锤定音。 可是无论是贾母还是邢夫人王夫人,都非常不高兴。 贾母不高兴,是因为王夫人短视,竟然想着要毁掉贾琰的前程。这是她绝对不会允许的。作为一个积古的老人,又是跟着贾代善从贾家最兴旺的时代走来的几十年的诰命夫人,贾母对宫里的规矩可不陌生。贾母很清楚,跟贾家这样,把两个孙女儿送进宫去并不稀奇,不过这两个孙女儿注定了一高一低。贾元春进宫四年至今还只是个宫廷女官,这样的贾元春要爬上皇妃之位,还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花费多少银钱。可贾琰就不同了,就冲着红薯,皇帝就不可能给她太低的位置。 也就是说,贾母从贾琰因为红薯得了封爵的那一刻起,她就知道贾琰肯定是会进宫去的,而且一开始的位分就不会很低。 贾母也叹息过,如果贾琰是贾政的闺女那就好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