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唐种田指南 第50节 (第2/7页)
他约在顺德楼吃饭,高长松带来了长安的伴手礼,一盒茶叶。 赵德斌说:“昌都下有几大城镇,古格靠东,此外还有察雅、八宿、类乌齐、左贡、桑昂等,古格算发展好的,这儿地靠金沙江,唐国运货的船只来往于此。”他把玩高长松送的一盒茶叶道,“别的不说,乌斯藏的茶叶,大半要从金沙江上走,那还不是来自长安的高档货,只是寻常罢了。” 高长松点头,这他是知道的,从隋开始,乌斯藏就“渐慕华风”,他们这汉化得如此明显,也是因此。 赵德斌接着说:“这些城镇中最富裕的,不谈昌都,类乌齐与古格在伯仲间。”见高长松略显疑惑,他不紧不慢地解说道,“类乌齐不说其他,马匹生得还算多,此外还有种马鹿,它鹿茸能卖不少钱。我说的马匹可不是高原上的小矮马,而是从大食那借来的种。” 高长松豁然开朗,现在他听说过“茶马古道”一词,那其实是西南地区的商道,眼下,乌斯藏对外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小国,阿拉伯地方与唐的中转站,对内,他也茶马古道上的一员,每年要从唐金扣大量的茶叶,又要给他们提供马匹。 唐代马匹生意可是暴利,也难怪适合养马的类乌齐县会富庶了。 高长松想,若类乌齐是另一个古格,他除了豆腐坊外是要开布坊的。高氏布坊生意很好,若不是看到高香兰字迹工整的账本,很难想象唐初人的消费力有多强,他才回古格镇时,发现街上到处都是青绿色的袄。 听说这布料在昌都也小范围流行开了,古格镇人先穿,那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高长松从赵德斌那得到不少消息,他想尽快去昌都看一看,只可惜再过小半个月就是农历新年,赵德斌说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