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_天地之间 第七部 亢龙篇(387)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天地之间 第七部 亢龙篇(387) (第9/13页)

乐场所安排身着紧身旗袍的女性翩翩出场,也因此而一目了然。就像当代中国不少成功的人士喜欢在自己豪华的居室里放几本书装点门面、在酒饱饭足之后找几个女孩“三陪”一样——旗袍的出场起到了“三陪”的作用。

    其背后,则典型地说明了中国士大夫的享乐文化的当代性延伸。之所以说这是享乐文化而不是审美文化,是因为旗袍充分体现了士大夫的把玩性质。衣饰自然是一种文化。但是当紧身旗袍这种衣饰文化既起到了束缚女性身体的封建作用,又起到了男人可以在精神上触摸与赏玩女人身体的作用时,这种服饰就成为既束缚女性,有轻视女性并且将女人工具化的文化。

    所谓的“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根本上就是将文化“妓女化”,因此也就不是文化。或者说,它只是一种享乐文化。就像商业中以女明星、女模特等漂亮女人作为道具也往往颇能助兴和煽情。

    记得在80年代在北京展出的“人体画展”,一时就轰动了全国。在画展里,很少见到观众在人体画面前激动与沉思,有的人是半张着嘴准备“吃”的兴奋表情。我想多半还是在于人们看着看着就想怎么把“人体”给“吃”了。如果中国文化史上除了春宫画外,并无真正的人体艺术,那么,能衬出女性线条的旗袍自然就成了替代品。

    对旗袍的“怀旧”,其实就是一种男人妻妾成群的理想,进而又成为一种拥有美人的享受——当这一切在现实中不能成为可能时,她们自然就成为在人们心理上存在着的“文化”。这也算是对鲁迅所说的“吃人”文化的新解。

    也因为此,苏的、张艺谋的和陈逸飞同类题材的绘画,掀起了一阵“姨太太”热,就不足为怪了。他们的作品告诉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