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提取副作用_第八十一章 -分泌酶抑制剂,成功提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分泌酶抑制剂,成功提取 (第2/5页)

药物发现》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分析了截至2016年失败的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研发情况。文章把AD领域里59个终止项目,88个在研项目和5个上市药物的作用机理分成8大类,然后根据各类机理招募病人数目以及各期临床单个病人消耗计算研发总投入。”

    “该作者发现,已经失败的项目主要集中在淀粉状蛋白通路,Tau蛋白,神经免疫和神经传递这几个大方向。而在研药物主要集中在淀粉状蛋白和Tau。有36%的项目属于机理不清类别,而胞饮、自噬等机理几乎没有临床在研项目。”

    “由此可见,目前大多数的临床试验是以β-淀粉样蛋白为靶向,试图分解或阻止β-淀粉样蛋白斑块的形成。之前我在辉瑞参与的项目也是这个方向。”

    “β-淀粉样蛋白是γ分泌酶水解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产物,APP也可经β-分泌酶水解产生Aβ,Aβ在细胞基质沉淀聚积后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作用,这类蛋白的斑块沉积与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关系非常密切。许多针对阿尔兹海默症的药物研发也直接以β-分泌酶或γ-分泌酶作为靶点。”

    “参与β-分泌酶或γ-分泌酶靶点药物研发的企业众多,进入III期的也不少,如β-分泌酶抑制剂有默沙东Verubecestat、礼来Lanabecestat、渤健(Biogen)Elenbecestat、强生Atabecestat、诺华CNP520(Umibecestat),γ-分泌酶抑制有Myriad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