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零年代回国建厂 第6节 (第3/7页)
孙星坐上李麦芒的车子,后座还塞着三个县委的人,后面跟着县里的吉普212,上面带上司机坐八个人。 到了工厂,早就准备好的锣鼓队敲起来,大红花端出来,附近的村民听说消息,也拖家带口的跑过来。 随着一阵演讲,到了李麦芒的顺序,孙星问她要不要上去演讲。 乐呵呵听了半天的李麦芒愣了一下,这不就是画大饼吗,面对孙星期待和怂恿的目光,还有台下村民的目光,李麦芒犹豫了一下,还是上台了。 市里派来的记者拿着照相机一顿咔咔照,合资企业在这个年代很少,少到每个都需要报道。 “父老乡亲们,华国正在飞速觉醒,未来也将一片光明。 在这片黄土地上,正是有你们,才充满无限的希望,无限的可能,麦芒童车厂虽然只是一个小厂子,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成为享誉国际的大品牌! 今年我们先定一个小目标,把麦芒童车,卖到全国的各个角落……” 一群人噼里啪啦的鼓掌,孙兴也满脸红光的对身边的人说:“还是外国佬敢吹牛啊。” 第7章 天上掉下个好工作 李麦芒是不是吹牛呢?还真不是,这样一条自行车生产线路,在原料充足的情况下,一个月生产四万辆自行车完全不成问题,全年能生产将近五十万辆自行车。 这个工厂一共安置了四条生产线,年产量可以达到二百万辆。 而现在的自行车厂大多工序是手工制造的,小厂年产量也就在两三万辆左右,最大的工厂年产量也不过二百万辆,全国自行车年产量在两千万辆左右。 这个年代,自行车贵是贵,但是很多家庭,尤其是工人家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