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8:柔宁amp;宇文周之(二) (第2/11页)
时……她都二十一岁了。 崇清的嫁妆都是早就准备齐全的,婠婠额外为她添妆,镇西王夫妇更是私下补贴了不少,内司省里也早就将帝姬出降的规制礼器都备稳妥了。 如今只等着那东床快婿的名字板上钉钉写在明黄帛书上,将帝姬的婚事昭告天下,而后就可送帝姬出嫁。 与禁宫之中关系还算亲近的那些宗室官僚女眷们,也早就知道那个人大约会是谁了。 卫国公府的十六公子,卫巽。 卫巽的父母早已为此而欣喜雀跃不已,心下连连赞叹命运实在眷顾卫家,又在卫巽参加殿试的前一天晚上,拉着儿子的手殷殷期盼: “我的儿呀,如今咱们卫家的门楣荣耀,可就只等着你一个人撑起来了。只等你考中功名,迎娶帝姬进门,哎呀,咱们卫家往后再数十代人、二十代人,那也是荣华富贵、续之不尽啊!” 卫巽的目光越过身前的母亲,落在了自己桌案的书本上,闷闷地点了个头。 * 元武十年的四月中旬,是三年一次的科举殿试之日。 卫巽一路过了乡试府试,年纪轻轻便一头考进了殿试的角逐之中,京中无不赞叹他“少年奇才”,对他早就是各种刮目相看、视之甚异。 所以,当大家心照不宣地知道最终会由他来迎娶崇清帝姬之时,虽然也有过艳羡和嫉恨,但终究没有旁话可说。 这一年殿试的题目出得简洁而又给了考生极大的发挥空间。 题目只有短短几个字: ——“唐前后米价贵贱之数。” 历代以来,每岁由君王亲自主持的殿试,其策论题目大多涉及军政国事,旨意庞大,而且都是君王提问,举子考生作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