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72章 (第3/3页)
生?” 如今朝堂内外都说尚书令是帝师,但是尚书令之外,还有一位闫老先生,也是陆昭霖的恩师。 当年陆昭霖登上帝位之后,闫老先生直道自己没什么好教的了,当即就辞了官。 陆昭霖再三挽留,闫老先生却说,他已经为大晋教出来一位出类拔萃的明君,自问已尽到了臣子的本分。剩下的年月,只想好好儿游览大晋的大好河山。 话已至此,陆昭霖只好放他走。 这些年来,老先生一直游历四方,偶尔才有只言片语传回来。 论学问,论在读书人心中的地位,这位闫老先生比尚书令只高不低。 他这一手辞官玩儿得也好!这副不慕权力,一心为国为民的样子,让他在清流里名声极好。 江诗荧心道,先是问了方院判平安的身子,然后是重新选了伴读,还一选就是四个,如今又要请闫老先生回来。陛下这一出出的,是在认真考虑把平安推上去? 希望他是真心实意,不是想让平安做谁的磨刀石才好! 正想到这儿,就见陆昭霖点了点头:“正是他!唯有闫老先生亲自来教,才不负平安的天赋。” 更重要的是,以闫老先生的爱才之心,等他教上平安一段时日,会第一个跳出来请立平安为太子! 平安没有外家,那他这个做父皇的就替平安来补足。 闫老先生足以在天下文人面前为平安背书。 而他那四个伴读,个个都出自高门,又都是长子嫡孙。他们跟在平安身边,自然就是平安的人。他们身后的家族,迟早也会为平安所用。 陆昭霖原本只是出于偏心和私心,才隐隐约约有了立平安为储的念头,却也是试探性地一步步往前走,并没有十分确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