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232节 (第3/8页)
索取,而不知报恩,尔等就是这般做人门生的吗?你们为恩师做了什么?” 裴少津拍拍身上的尘土,朝向初升起的圆月,拖着哐哐当当的镣铐,头也不回往前走,他抛下了一句:“我等让南居先生的理想可以活着,让世人不忘‘天下大同’。” 蜿蜒向黑夜的官道,在月色的照耀下,终于可以看到尽头。 汇成一点的长路,不知有多远,但只要走就能走到尽头。 裴少津对着明月高声吟唱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空旷的官道上久久才回传过来。 …… 月色终于爬上高墙,照进裴少淮的小院。 裴少淮望着才冒出头的明月,忍不住吟出唐时王昌龄的那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即便各在一处,依旧明月同照,兄弟之间就当同风共语。 这是少年时南下游学,兄弟作别时道的诗句。 燕承诏坐在石台上,一边饮酒,一边劝道:“放心吧,你二弟不会有事的。” “他还是太冲动了些,边关战事复杂,岂是他一介纸上谈兵的京官可以硬闯的?”裴少淮担忧道,他知晓,即便他没被关在这牢狱里,也必定劝不动弟弟,可还是忍不住担心。 “不出去走走,岂知真正的兵道?”燕承诏想起与裴少津为数不多的交集,说道,“他若是不‘冲动’,不敢做敢为,又岂是你们裴家人,岂是你的二弟?” 燕承诏看着裴少淮,公允评价道:“若说冲动,裴郎中未与皇帝面见筹谋,就敢设下这个局,敢在堂前高喊‘船将沉矣’……燕某倒觉得裴郎中相较二弟更加冲动一些。” 裴少淮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