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6章 (第1/3页)
羌人兵强马壮,来去如风,屡次劫掠三辅。朝廷于是在三辅设置都尉,加强防备。 东汉在西北与西面的局势,简直乱做一团。西域放弃了,三辅几乎成为边地,屡次被劫。 汉军精锐在与南匈奴交战,若再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大汉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国家危若累卵。若再败于南匈奴,边疆的各族恐怕会闻风而叛。 面对如此危局,朝堂上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是放弃凉州,并力北边;一种是不放弃凉州,两边共举。 提出放弃凉州的是大将军邓骘,反对放弃凉州的是太尉张禹。 这与其说是邓骘与张禹的对立,不如是谒者庞参和郎中虞诩的对立。 庞参建议邓骘放弃凉州,将边民迁入三辅,全力与南匈奴开战。虞诩向张禹力陈绝对不能放弃凉州。 两方人直接在朝堂之上大吵起来,都坚持己见,不肯后退。大将军的拥趸不少,张禹乃文官之首,跟从他的人也不少。 刘隆看到这样的架势忧心忡忡,西域没了,凉州再没,那雒阳城还有什么安全可言? 若真弃了凉州,说不定东汉会像唐中晚期一样,国都六陷,天子九逃。那时候的大汉才真是风云飘摇。 朝堂之上吵不出结果。下朝后,邓绥分别召见邓骘与张禹,刘隆就安静地坐在一边旁听。两人各陈其言,邓绥当场不置可否。 离去后,邓绥问刘隆:“隆儿,你觉得呢?” 刘隆没想到母后竟然会问他的意见,坚定地道:“不能放弃。若连我们都放弃了凉州,那凉州的百姓该如何?” 说到这里,刘隆想起了辛弃疾,他就出生在被大宋放弃的北地。辛弃疾一生都想恢复中原,却不逢明君。 刘隆抬头盯着邓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