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我还是太年轻了(1更) (第3/4页)
甚至黑吃黑也不是没有可能。 说到这儿,咱们就不得不说说中俄建交的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在1949年10月2日,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且于1950年2月14日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建立了友好同盟关系,并开始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方面进行友好合作和相互支援。 然后又在1953年5月和1954年10月双方签订的有关经济合作协定,苏联在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帮助中国新建和改建了156个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在中国50年代和6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说,新中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建立的。但到了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逐步恶化,陷入紧张对峙状态也就是后世常说的中苏冷战期。 第二个阶段则是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入主克里姆林宫,力主“新思维”,成为中苏恢复正常关系的推动者并于1986年在海参崴发表讲话,明确表露出要与中国改善关系,并提出准备在“任何时候”和“任何级别上”同中国认真讨论创造睦邻气氛问题。 直到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实现“破冰之旅”,表示愿意消除阻碍中苏关系发展的“三大障碍”,即苏联从中苏边境和阿富汗撤军、越南从柬埔寨撤军,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 第三个阶段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