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章 不一样的太监 (第2/6页)
的么?崇祯自然不能说,说了后果连他自己都无法想象,因为太扯淡。 事实上,闯贼东进一路如破竹,攻破太原的时候朝廷才慌张决定召宁远的辽东总兵吴三桂放弃山海关西援,但明廷忙于讨论是否放弃宁远、辽东善后办法等事务,迟迟没有发布调令。此时明廷并未判明顺军主力的趋向,认为顺军不会直捣宣、大边镇,而是要从山西东进冀南,到时仍可调宣、大之兵入援。只派了山西籍阁臣李建泰“代帝亲征”,从京营、厂卫、勇士营等处抽调了约3000兵力随行,前往山西督师…… 说白了,朝堂就是扯皮的地方,这两天崇祯都在和那些朝臣扯皮,虽然他急的头发都快白了。 再者就是南迁之事,此事体大,万全之前甚至不能走漏一丝风声,只是私下召集亲信密议,到后来又加入了常宇推荐给太子的那些原本殉国的忠臣。 但忠臣不代表能臣,更不能理解皇帝怎么如此着急的要南迁,态度坚决,心急火燎的样子让他们觉得实在不寻常。 国都,国之社稷怎可如此潦草说迁就迁,你是皇家,当自己是孟母呢那么随意,即便是忠臣也有不少人提出质疑甚至反对。 这下可好了,连所谓陪着殉国的忠臣都有人反对,更不用提外边朝堂那些装逼混日子的,偏偏崇祯还不能说明自己如此着急南迁的原因,又是梦!不是害怕没人信,是害怕都信了,人心大乱,亡的更快! 听着朱慈烺满脸悲愤的诉说,常宇面无表情,他心早已麻木,大明这个时候从外烂到根,除天灾不说,外军纪松弛,内纲纪败坏,仅凭一个天天不出紫禁城当家做不了住的崇祯真心难以力缆狂澜。 “你说着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朱慈烺跺着脚急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