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换明_第五百二十章 决战兵临鞍山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章 决战兵临鞍山堡 (第2/4页)

地开始了。

    甚至于,连辽东光复区的百姓,也被这个消息所震惊。但马上,在官府的动员令下,民众也开始了忙碌的支前。

    前线已经储备了大量的粮弹物资,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也就是秋收前,百姓们还要再突击运输,数量也是相当地惊人。

    秋收时的统筹工作,官府也安排妥当。

    没有了军队的参与,相当于少了将近十万壮劳力,压力可想而知。非男女老少齐上阵,不能将地里的粮食完全收割入仓。

    可这些繁杂的工作,已经挡不住东江军平辽的脚步。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只一天时间,便兵临鞍山驿。

    鞍山驿堡于明洪武二十年建成,万历六年重修,改筑为砖城,初为传递所,驿内车马繁多,商贾极盛。

    鞍山驿堡东贴杨柳河(古称鞍山河),坐落在东西鞍山两座山的中间地带,东西距两山各一里。

    驿堡东北面是源于长白山余脉的千山,西南面则是辽阔的辽河平原的开始。

    鞍山驿堡襟辽阳而带海城,东北距古城辽阳、东南距临海城均为六十里。地点适中,扼东、西鞍山咽喉处,是明代通往辽南、辽西的门户,扼守辽南古道要冲。

    鞍山驿堡以东西鞍山为屏,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外用青砖包砌,内填黄土。城内掘有水井,以防断水。周围有护城河,以防偷袭,弹丸之地,固若金汤。

    努力尔哈赤先后攻下沉阳、辽阳后,曾把都城迁到辽阳,鞍山驿遂成为后金拱卫都城的重要军事据点。

    后来,再改沉阳为都城,鞍山驿在军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