佞幸:我的姐夫是皇帝_第二十四章 论理(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论理(二) (第2/9页)

化年间一两银能买近三石米,而如今,只能买两石,可不就是吃了亏嘛。

    张鹤龄摇了摇头,道:“陛下,臣不吃亏,这些田,少的一年,多的两三年,臣也收了租子,虽是租子较低,但补上亏额大差不差。臣虽不堪,亦不会和普通百姓争这个吃亏占便宜,那显得臣这个堂堂大明侯爵,太过小家子气了。”

    周寿不想听张鹤龄絮叨,他想说话,但刚被陛下下了令,他求助向自家jiejie。周氏意会,沉声道:“寿宁侯,皇帝是让你说,与庆云候之事,不是让你来说你大明侯爵的气度。你的这些事,我老太婆不想听。莫要顾左右而言他!”

    张鹤龄恭敬回道:“陛下,太皇太皇,臣说的自然和庆云候有关系,只有前因后果全部说个通透,才能把整件事串联起来,也好由陛下和太皇太后娘娘裁决。”

    “继续说吧!”

    朱佑樘摆摆手,他现在也不管是不是真有联系,想听听张鹤龄具体说话,好给张鹤龄找个判断倒是真的。

    “遵旨!”

    张鹤龄继续道:“一亩银三两,每户百姓,少的4、5亩,多的7、8亩,银不多,可那些百姓拿不出。臣私心,无银与臣,臣亦不能白白的把田还予他们吧。臣的家里此番也不富裕,8、9万银子说放就放,臣也舍不得。即便臣舍得,也不能放,无故市恩,倒显得臣有不轨了!”

    朱佑樘微微笑了笑,只听张鹤龄继续道:“因而,臣和弟弟商量之后,亦请了三司见证,臣把田契寄放于大兴县衙,由大兴县衙代办,谁家银子凑上来,和衙门直接交办赎兑。最终田银两讫,虽时间可能久些,但臣亦不计较这些,臣缺银子,但终归比这些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