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战歌_第三十八章。磨玉工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磨玉工匠 (第3/10页)

哪里找?杨鹏找到了匠人,立即支付了十五两搬家费,便催促匠人们立即搬家到天京新城,组织老花眼镜的生产。

    咸平元年七月,玉匠们把家当行李和磨玉的工具从玉田搬到了天京新城,开始为杨鹏生产老花镜。做老花镜第一步首先是做模压器,杨鹏画好图纸,找来铁匠做了二十个弧度不同的玻璃镜片模压器。玻璃匠人们在这些模压器里面灌入退火后的玻璃热液,压制出凸玻璃片,然后把凸玻镜片交给玉匠处理。

    玉匠们要把粗压出来的玻璃片打磨成焦点唯一的凸透镜。玉匠们打磨玻璃片的这个cao作,在玉器制作上叫做磨碢。匠人们利用“磨碢”这种工具细磨玻璃的表面。具体cao作时候玉工用左手托拿着玻璃,抵住正在旋转的钢盘的刃边。桌子的一端放着一个盛了水和红沙的盆子,玉工就用右手去舀沙,浇在玻璃上。坚硬的解玉沙,配上旋转而锋利的扎边刃,可以把玻璃上不需要的部分磨掉。

    磨出了镜片不算完,还要抛光。抛光分为木碢和皮碢两步。木碢一般是用葫芦瓤做的。cao作时候使用的工具结构是登板连系着木轴,带动圆形的木碢旋转,在石沙的帮助下抛光镜片。这步骤配用的石沙硬度比较低,一般是用石英沙。

    然后还要皮碢:皮碢时候用牛皮做成的圆碢旋转摩擦镜片,将镜片磨成光滑透亮的玻璃镜片。抛光结束后,老花镜片就算做好了。李植让匠人们把镜片装进木头框架内,便成了老花镜。老花镜的度数是以焦距的长度为标准的。杨鹏从自己的身高倒推出一米的大概长度,做了一把铁米尺,然后以各个镜片的焦距的倒数乘一百,得到各个镜片的度数。

    这第一次做出来的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