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宋_第三十六章:荆王赵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荆王赵哲 (第2/5页)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官家这才指派了二大王荆王赵哲出任河北路安抚使。

    当初朝堂作出这个决断,也是出于不得已。

    夏诫夏治言的确在河北路把军事之上搞得一团糟了,但又没有丢地失土,对于他这种地位的人来说,算不上大罪过,惩处是不好惩处的。

    把夏诫调离吧?一时之间真还没有合适的位子让他去。除非是让他重回东府。但现在东府的那几位,谁愿意夏诫回去呢?

    另外安排一个人去取代夏诫的军事指挥权吧,身份上压不住夏诫,文武两方闹起别扭来了,只怕会让事态更加的恶化,说不定真就会出大事。

    掂量来掂量去,荆王赵哲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一来,荆王赵哲是知兵的。

    二来,他的身份,足以压得住夏诫。

    赵哲出任安抚使,夏诫便不敢闹什么幺蛾子。而赵哲也能有效地将各路兵马整合起来,不求什么大的战绩,只求能够稳住边疆就够了。

    当然,这里头,也夹杂着大王爷一系与二王爷一系的争斗。

    赵哲一派认为这对于二王爷是一个大好的机会,能趁机掌握兵权,把事办好了,还能刷民望。

    要知道,大名府那边边患一起,汴梁这里可就是一日三惊。赵哲要是能把这事儿办好了,在汴梁城内百万军民的心中,那名望岂不是噌噌的往上涨啊。

    而大王爷一系,一来也不认为当初的赵哲有这个能耐,二来,也觉得趁此机会将二大王赶出汴梁去,远离统治核心,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而且留夏诫仍然知大名府,还有另一重原因,就是夏诫是主和派,与主战派可谓是泾渭分明,有他在大名府扯扯荆王赵哲的后腿,也是极不错的。

    双方一拍即合,赵哲便到了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