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_1059【圣人无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59【圣人无情】 (第2/5页)

及的三县之地,总人口已将近四十万,抽调十万百姓治河是可行的。朝廷已经下旨,参与治河的百姓,全家赋税皆可减半。一家若出两个以上的男丁,家中当年赋税可以全免。」

    说穿了,不给工钱,只是减免田赋。

    毕竟把辽河治理好了,当地百姓也会受益,百姓是愿意辛苦一两年的。

    赵匡桓说:「若能根治辽泽痼疾,则东北可安。百年之后,仅这三县之地,便能繁衍汉人百万,东北哪个部落还敢造反?」

    田调元说:「不仅如此,辽河主干西移之后,东边的泥沙就没那么多,河水长期冲刷泥沙入海,三汊河的水位会更深。只需二三十年的冲刷,三汊河口就能建海港。到时候,草原的货物,也可直接装船运到海边。」

    辽河草原的货物,能直接装船入海,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那里的蒙古人造反,南方军队可渡海到三汊河口,然后坐内河船只去草原平叛!

    赵匡桓看着地图,若有所思。

    他又抬头环顾四周,远处是大片沼泽地,在不远的将来,那里似乎都变成了良田。

    「河工水利,国之大事也。」赵匡桓感慨道。

    田调元笑道:「还得国库充裕,否则哪来的钱,在东北兴修水利?有明一朝,二百余年,除了兴修长广道之外,再无拨款治理辽河与辽泽。因为这里偏远,有长广道连接交通即可,不需要耗费更多钱粮去治理。」

    「确实,」赵匡桓点头道,「明代若能拨款整治辽泽,恐怕***都没那么容易起事。唉,也不能这样说,明末东北烂透了,治好辽泽恐怕也不能压住***兴起。」

    回到辽国公府,赵匡桓把今天情况,全部讲给庞春来听。

    庞春来依旧躺在院里晒太阳,望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