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百章 煮酒论道  (第2/9页)
,如何?”    “道兄盛情,怎敢推辞?”刘樵亦起身道。    早闻黄角大仙好客,果然名不虚传。    只是不知这个一见如故,对多少人说过?    两人携手同行,出后门,往山中行去,登崖过岭,不多时,上一片高崖。    崖订上有观云亭,亭中有桌有墩,二人对坐观云海。    崖前几树榔梅花正放,满山瑶草色皆舒,清灵之炁,飘然于山崖,寂静清幽,果是个聊天访友的好去处。    大仙谴门人送来火炉木炭,把宫中埋藏多年的酒取来一坛,便与刘樵在亭中煮酒。    古时的酒,纵然仙家采百花,诸果或草药酿造,但多少有些浑浊杂质,何况深埋多年,一般须得烫热才喝。    大仙一边舀酒添火,一边笑道:“不知道友是阐还是截?尊不尊三皈五戒?”    “自然是阐教。”刘樵颔首,也笑道:“饮酒乱人神炁,修行之辈,本是不当饮酒的,倒不干戒律的事。”    据说阐教弟子,正经去昆仑玉虚宫学道的,要尊初真戒、中级戒,以及最终的三坛戒。    根据很严格的考察,或数年、数年不等,才能传授玉虚炼气术。    目的主要是养出一股纯净清炁,所谓三皈五戒,道妙高真,就是说这个。    然后一直修行到十二仙首那个地步,授予辈分、仙号,方算二代真传,开辟洞府,才不用遵守太多戒律。    刘樵则是直接从姜尚身上得法,属于走了很大捷径,教外别传,可遵守,亦可不尊守这些。    当然,姜尚自己也是因为某些原因走了捷径的。    他在昆仑学道数十载,还在持戒考察中,就被元始天尊破格提拔,收为弟子,传授玉虚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