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838 (第3/4页)
下种出来了,收割又没什么技术含量,不会因为收割的人不同而减产或增产。 最后亩产量跟杜锦宁预计的差不多,上了九石。 赵晤和朝臣们又是一阵狂喜。 在这批稻谷晒干并剔除干瘪的稻谷、并再一次确认这些稻种在正常种植下也能有极高的亩产后,户部就开始售卖稻种了。 户部如何售卖这批稻种,杜锦宁不会管,她现在在写的最后一册。 是的,连载了几年的终于要结文了。当初一穷二白的男主,一边依靠着农业上的知识赚钱,一边念书,参加科举考试。 他在稻田里养鱼,嫁接果树,种植再生稻和双季稻,还利用无性繁殖方法培育茶树,甚至建立了一个农业循环生态养殖庄园,以最小的成本赚取了极大的利益。 男主在富甲一方的同时,考中了进士,进了工部任职。他在任职期间研究出了高产水稻,得到了皇上的赏赐,并迎娶了公主,走上了人生巅峰。 这本书,虽说主人公是男性,却有许多情节是杜锦宁的人生写照。杜锦宁写这话本的原因虽说是为了普及农业知识,却也不妨在里面夹带点私货。 在情节里她写了主人公如何被极品亲戚所逼——隐射了杜辰生、牛氏等人;她写了读书的辛苦与被特权子弟欺压,写了在炎炎夏日指挥佃农种田的艰辛,写了主人公为成功付出的许多辛劳与汗水——这些都是向世人表明,她虽十五岁就考上了进士,十九岁做到了三品大司农,但她的成功不是侥幸,也不是赵晤对她的另眼相看,而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写这些,向世人传递正确的人生观的同时,也是在防备世人对她的非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