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1980_第219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9节 (第3/9页)

下手又怎样?以燎原厂为首的夏国机床厂现在是供不应求,以最低的价格供应几乎是最高水准的设备,你可以说它没有江湖道义,用低价争取市场。但是,这真的香啊。

    即便是他们再针对,美国的制造公司也是管不住腿脚将一批批订单往夏国送过来,至于通过法律各种限制——一方面原先为了控制日本,已经出台的够全面了,燎原厂的对策是你们说什么,我们听什么,不合格我们就不卖,内贸已经起来了,循环的特别好,平时就忙不过来,不差这点市场呢。

    如果想买,美国制造公司自己想办法吧。

    另一方面,进入了90年,苏联政坛动荡,美国哪里有心情去管一个循规蹈矩的机床厂呢。

    许如意这边也收到了张超男的电话:“厂长,我怎么感觉,最近很不稳当呢,我们是不是要开始了?”

    第138章 第138 章

    不稳当是正常的。

    86年国际石油价格开始暴跌,从81年的将近40美元一桶跌到了不足十美元,而偏偏作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石油出口是苏联颇为重要的进项。随后外加苏联将军费又提高了5%,使得整个经济都处于要崩溃的边缘,卢布的汇率从当初许如意他们进入苏联时的不到三比一,已经到了几十比一,物价飞涨不说,物资严重供应不足才是问题。

    国家的商店里即便愿意掏出比过去多得多的钱来购买食物,可并不能买到,至于自由市场里的物价,已经可以用天价来形容了。

    别说普通工人,就是连一些工厂的技师和研究所的普通科学家,工资都不能支付日常的生活开销。

    张超男叹息:“这物价真是一天一个样,现在别说大苹果和西红柿了,就是面包都吃不起。我那天听韩小虎说,船厂里的很多工人家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