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我只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 (第4/5页)
可以问了。 王尚书和其他的大臣们,看向朱靖垣的眼神都很惊诧,一时间都说不出话来。 之前的不详预感成真了,这孩子竟然真的又给出了解决方案。 而且这次的方案,不只是简单粗暴的问题了,而是复杂多样灵活多变的级别了。 甚至王尚书下意识的觉得,这些方案真的结合起来使用,似乎能够把大部分撤藩问题都解决了。 特别是把废奴的麻烦解决了,最起码可以拖延和规避了,这真的是最好的cao作。 但是——这就是你所谓得“不成熟”的想法吗? 不成熟的想法都是这种形态了,那么成熟的想法是什么? 把每个藩国的具体cao作方案,都直接做成指导文件交上来吗? 虽然感慨了很多次,但是大家还是忍不住在心中反问: 这真的是十五岁的孩子应该考虑的事情吗? 文华殿内再次安静了几秒钟。 户部王尚书作为问题提出人,也是最了解户籍、藩国、奴仆事宜的人,最先缓过劲来: “敢问殿下,朝鲜和日本籍的奴仆,为何不用一仆二主之计,或是腾笼换鸟之计,继续保留藩国和现有奴仆呢?” 王念孙既然提出了这种疑问,显然是已经接受了朱靖垣的这些“计策”,只是对适用范围有了不同见解。 朱靖垣对此也早有预料,这时候直接回答说: “三地对大明本土过于重要,应当尽早将其吸收为本土,其百姓转为大明百姓,短期可能又亏,但长期稳赚不赔。 “关键是,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