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节 (第3/6页)
是很明显这个商人没有啥背景。很快便在唐永安的威胁下,不得不拿了一张条子,欲哭无泪的走了。 商人当然气不过,当即就把唐永安告到顺天府去了。 有了纺机,于是便在唐永安的指挥下,大家慢慢摸上了手,不过还缺材料。 李适当即问向一个黑脸的中年妇女, “这位大姐,我问一下,现在如果全力纺织的话,一天能织几匹布。” 这位中年妇女别看脸长得黑,但是一听到李适叫他大姐,顿时羞红了脸,甚至不敢说话。 还好她身边的丈夫提醒了她几次,她才颤颤巍巍的说道, “回,回大人,如果是,是全力织布的话,一天能织一匹半,但是先要,要把纱给纺好。” 李适知道要把棉花去籽,然后弹成棉纱,最后再来织成布。 如果一天能出一匹半布,一万台纺机便能出一万五千匹,一匹棉布大概五钱银子,一天的产值才7500两? 如果再除开成本和开销,估计也就一二千两的利润,一个月才三万两? 根本养不活京营啊,还好李适压根就没有打算靠织造局挣钱。 大概了解了情况后,李适便让唐永安搞好门面,进材料,进纺机,把人员安排妥当。 三天内必须开机!这可苦了唐永安,这是给了五千两的钱要办五十万两的活啊。 唐永安便让手下的士兵先把织造局的门面给搞起来,看似工程量大,但是耐不住人多啊。现场可有一千多士兵,反正也是免费的,还不管饭。 士兵们看着自己的亲眷将来要到这里工作,便开始帮起忙来。 京营的士兵除了打仗不行,那搞建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