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家中有喜 第179节 (第3/8页)
子样的纸包起来——柿饼成了走亲串友的点心礼品。 东西市杂货铺的东家听说清河村也有次一点的柿饼,素不相识的两位东家不约而同地带着伙计前往清河村买变蛋,买山珍干货,顺便买柿饼。福满楼给柿饼穿华服,他们可以给柿饼穿素衣。 “清河村”三个字早已传遍长安东西市,哪怕他们买的柿饼跟长安的一模一样,清河村的柿饼也比长安的好卖。 清河村如今的柿树都来自喜儿果园,园子里的果树年年都会饮用稀释后的玉佛空间水,柿饼自然比长安的甜。 物超所值,腊月中旬,两位东家来一趟,等到年底又来一趟,买柿饼和自家吃的橘子。喜儿的橘子贵,杂货铺往年卖的东西便宜,客人也是坊间平民,突然说自己卖的橘子跟福满楼的一样也没人信。所以这个钱只能像福满楼那么大的酒楼能赚。 村民都尝过喜儿的柿饼,确实比他们随便种的滋味好,所以往年看到福满楼只找喜儿买柿饼也嫉妒不起来。今年他们的柿饼卖的一个不剩,也是因为喜儿的柿饼贵,杂货铺只能找他们,他们一时不知该嫉妒还是该感激。不过这种复杂的情绪也只持续大半个月。 村里没了柿饼,村民准备年货过冬,忙起来就把此事抛之脑后。 有的人懒不是真懒,而是种的东西无人问津,慢慢就变得松懈懒散。今年两家杂货铺东家突然而至,指着多赚点钱的村民就觉得以后勤快点,兴许还能遇到这种好事。 年底,喜儿给石榴剪枝,村民去帮忙。园子里的空地留着种常用的药材,剪掉的枝条无处栽种,村民就给亲戚送去,或者种到河边地头。 前村的人看到清河村的人赚钱,也来帮喜儿修柿子树,请喜儿教他们嫁接育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