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第2/3页)
所以他无从动怒,更无从生怨,只有骄傲。 因为这是在昊天数千年引导下人族仍不改的自强之精神。 天高地厚,人自景仰之,却不独仰赖于天地。 人们敬天,是敬天地长养万物,而不是敬天上哪路毫无关系的神明。 自炎帝尝百草,燧人钻木以取火,及至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先民烈烈,筚路开疆,其间种种,又岂是昊天一朝一夕可以动摇? 至于他自己……当年他可以取下凡人的弓箭,与姬旦并肩作战;而今,他自然也可以用凡人的方式丈量大地,帮着义父一起疏浚河道,开凿离堆。 义父拦不住他,也没有拦他。 而待到义父身死之际,他也没有拦下义父的魂魄。 在rou眼所看不到的时空里,他与义父双目相视,做了最后的告别。 至于渡义父成神……他们都明白彼此的心意。纵使成神没有什么不好的,但也没有什么好的。生而为人,为人而死,又何尝不是一种圆满? 只是人心所向,他也没有必要拦着人们祭祀义父。总归义父已经魂归地府,踏入轮回,一身功德足以换他来世平安顺遂。蜀民的祭祀,并不会有碍于他。 昊天立道,使人族以祭天之礼祭神。但于人族而言,与其说他们是在祭神,倒不如说是在祭这些神身上或高尚,或勇于斗争反抗的精神。 既然蜀民有心感念义父的善行和壮举,那不过就是在自己的庙宇中腾出些位置,又有什么难的? 无灵的泥胎木塑,在神仙看来不过是个死物,可于蜀民而言,却是精神上的寄托与宽慰。 至于天庭……他们如何想,又关他何事? “你心中有数就好。” 东华倒也没有把这件事看得多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