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章 (第2/3页)
让他此生不能再参与科举,入朝为官。” …… 上一世姜瑶的策论和文才都学得不尽人意,但唯独跟着谢兰修,几乎将南陈史倒背如流。 他们说的这段历史姜瑶也是知道的。 永乐是肃宗的年号,肃宗去世前几年,一直因病卧床,太子监国。 正逢政权更迭之际,太子昏聩无能,南陈朝政不稳,让一直觊觎中原国土的西胡看见了可乘之机,派兵南下攻城。 因兵起于朔州危阳城,故而这场战乱被后世名为:危阳之难。 当时危阳前线任职督军的官员是刚刚走马上任的卢泳思。 卢泳思出身上京世族卢氏,父兄叔伯皆有在朝为官,祖上还曾跟肃宗平乱,而他本人才二十出头,正是年轻气盛,一心报国的年纪,谁都没想到他会突然通敌叛国,打开城门致使危阳城失守。 危阳为边境要塞,危阳失守后,边境十九城尽数丢失,至今未能夺回。 后来姜瑶翻看史官写下的卷宗,看到这段历史,都觉得古怪极了,卢泳思完全没有通敌的理由,胡人给他再多的利益,也敌不过他身后的家族。 他这么做,他的族人全部都被他连累流放,而他本人也没得到什么好处,在胡人屠城时惨死于马蹄下。只怕其中有所隐情。 原来伍卓是替他求情,断了自己的仕途。 连姜瑶都能轻易看出卢泳思有冤屈,若伍卓身为其好友,为其求情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那次战争太过惨重,帝王迁怒,在所难免。 后来人们提起“危阳之难”,更多感慨的是边城惨遭屠戮的无辜百姓,以及丢失的国土。 大概鲜少有人会在意,京中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