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可敌国_第77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7节 (第2/8页)

以那些蛮部都是瞄准了铜场抢,没人打铜矿的主意。

    “这样吧,回头我带那些矿主去巡视一下,找个最合适的位置,建一座县城。”朱桢便沉声道:“把所有的铜场全都集中在城内,城外一座不留,我看他们抢什么!”

    第一四零三章 军屯成果

    “好主意啊!”胡泉闻言赞叹道:“王爷总是可以跳出窠臼,站在更高的层面解决问题!”

    “哈哈,其实本王也就是一般人。”朱桢大笑起来。

    “王爷真是过分谦虚了。”胡泉自然是不信的。

    其实朱桢还真不是过分谦虚,他之所以总能出人意表的想出办法,而且最后总能漂亮的解决难题,是因为他能以史为鉴。

    只不过别人知道的历史都是过去史,他掌握的是“未来史”……

    现在别人都为东川远超前朝的铜产量而欢呼,但朱桢却知道,明朝的滇铜产量跟后来的清朝比起来,又是小巫见大巫了。

    在清代矿业最为兴盛的乾隆时期,滇铜占全国铜产量的八成以上,当时全国的铜材基本都由云南供给。而东川铜矿的产量,又占滇铜产量的七成以上。所以眼下东川这点产量,还不到极盛期的零头。

    那么为什么会在开采冶炼技术没有明显进步的情况下,差别这么大呢?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雍正五年,在东川府的群山中设立了会泽县,将所有的铜矿冶炼转移到了县城里,改变了原先就近开场,分散冶炼的状况。

    集中冶炼的好处实在太多了,譬如便于生产、运输,当然也更安全。让矿主可以放心的进行长期投资,可以建造更大规模的矿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生存环境安全了,才会有更多的百姓愿意来东川谋生。东川铜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