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4节 (第2/10页)
当然,传的什么版本都有,未必都那么贴近事实,但是,人们要的不是事实,只是在这种时刻有些谈资,图个乐呵罢了。 有些温和的,便就只谈论这些事情而已,而有些激烈的,再加上喝了点儿酒,激动之下,有可能就管不住嘴,会对一些朝中大员破口大骂,对这些朝廷制度破口大骂,甚至会对当今皇上指手画脚。 若是出了这种事情,在清朝那铁定要满门抄斩了,一个‘清风不识字,只是乱翻书’都会株连成那么一个大案子,更别说直接对皇上说些什么不敬的话了。 但是在明朝,一般文人土大夫身上发生这些事情,只要不是特别倒霉的,不是特别离谱的,基本上不会有事儿。 现下秦州城这些土子们,在这酒楼之上谈论这便是朝中事情,而且是现下整个大明朝上上下下非常关心,热火朝天,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自然便是清查土地。 说起这事儿,大伙可就都有得说了。 最近闹得这么大的一件事情,谁若是说不出个一二三来,还好意思说自已关心时局,关心大事?还好意思说自已是读书种子? 很快,这些人中便是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一些已经有了功名,或者是出生豪奢,出身土绅家庭、富商家庭的,很明显的就反对清丈土地这件事。 而且,对于秦州城在做清丈土地这件事的那些人,破口大骂,很是侮辱。 而另外一些人,人数多些,十七八个人里头总归占了十二三个,这些人要么是没有功名,要么就是出身贫寒。 这些很好理解,那些出身好的人,或是有功名的人,他们其实是清丈土地之前的既得利益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