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1章 正德十八年科举结束 (第2/5页)
诸位爱卿,落笔吧。” 朱厚照说完,锣鼓敲响,然后自己离开了。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杨惇拿着笔,回想着朱厚照的话,不由得皱眉。 皇帝从来不拘泥过往,尤尚今时。 所以,皇帝的题目,本质上是要告诉所有人,儒生言农本,那么就要去干农活了,不干你敢说农本? 大兄曾言道:直隶布政司下属的学校,从小学开始,专门开了学田,以班级分配,每人都需要下地劳作。 此外,还有礼乐课、习武课,甚至到了中学,还有专门的猪圈、马厩、牛棚。 全部都是需要他们亲自下去干活的。 杨惇一下明白过来,皇帝想要干什么了。 他要试探,新科进士之中,有多少人景从陛下身后,被坚执锐,扭转天下思潮。 一旦不按照陛下的想法走,那么下场无非就是外调。 但永远不可能入中枢。 想到这里,杨惇提笔:“时移世易,天下当新……” 除了杨惇领悟,不少人也都明白朝堂变化,会影响如今的人间变化,因此他们也都侧重恭维皇帝。 罗贯中也是其中之一。 他一边赞同皇帝的话,一边给出了标准解答:入学者,当根据年纪各有侧重。 六岁及以下,从文炼体,是为筑基。 六岁至十二岁,习箭、算术、文章、农牧等。 十二至十六岁,礼乐、御车、律令、天文等。 至十六以上,凭兴趣、生计各言其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