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_第四十五章 江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江南 (第4/6页)

就觉得,还不如他早年写的诗,如今可是越写越回去了。

    弘历也笑:“确实不是我写的,乃是宋代的潘献可,他的一首,虽然不如‘江枫渔火对愁眠’那样有名,其实写得也蛮好。”

    褚绣春点头:“回头倒是要找来读读。”

    弘历的风雅便是体现在这方面,虽然他作诗是越来越差,那诗才简直如同给这皇位绑架了一般,然而背诗却是不差的,弘历在历代帝王之中,堪称是汉文化的集大成者,博识强记,脑子里装了许多诗词,而且他的文学鉴赏力也是很不一般的,很能够在适当的场景拿出合适的诗词,颇能烘托气氛,听弘历背诗,要比读他写的诗更加是一种享受。

    尤其是弘历有一副好嗓子,如同清泉,从容文雅,极为润泽,即使成为皇帝这么多年,他的容貌气质有所改变,这声音却几乎未变,如同清晨的露水一般,滋润人的心,尤其是私下相处,弘历说起话来更加轻巧随意,如同那露珠凝结起来,一颗颗在瓷盘中弹动,表层是柔软弹性的胶质外囊,里面包裹的则是浓稠的糖浆甘露,是极其清甜的,况且又相当端庄,他这样的声音念起诗来,当然是非常好听的,两个人躺在被窝里时,低低的声音说话也极是动人。

    这时弘历的兴致发扬了开来,坐起身侃侃而谈:“若说那些哀怨愁苦的诗,比如那班深闺怨女,又或者是失意的文士,作一作也就罢了,身为一国的君主,没有什么可以吁嗟伤感的理由,皇帝都愁眉苦脸,这国家还了得呢?所以陈叔宝的‘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才是亡国之音,道德教化的诗词再怎样枯燥乏味,也比这个强……”

    褚绣春不由得便哑然失笑,原来弘历也晓得他的诗很是干枯晦涩。

    弘历阐发了一番,忽然想到一件事,回过头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