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2  (第2/4页)
吃味更甚了些,“释奴令时是不是也这样闹过?”    “……”    刘骏闭目,手腕压在额头呼吸凝重。    “释奴令过后,士族圈山占水更甚,祖上遗留的诟病,而今都在步步逼近国权,不得方法,叫人头疼!”    他的手揽过我肩头一起陷进衾被里,“不想了,养好气力再说罢。”    鸡鸣三更,圣上早朝。    自他离开我便没睡过,身旁凌乱的褶皱还遗留着温存的印记,伸出手抚平好似要抚去他心头的烦恼一般。    日里我在显阳殿里足不出户,指头的笔尖蘸了墨淹了整颗白笔头,写封信是写给丹阳的。    自那年父亲送往武陵一书,我与丹阳城再没有过私下来往,尽管回城后刘骏以太后美名厚赏路家,我终究还是辞去了丹阳城的问候,当初一心想着是要彼此留下的退路,而今,他要士族放水归山除了朝中寒门出身的柳元景,沈庆之,且皆为武将,终究势单力薄了些。    一气呵成,送信时我还是附赠了一块隶属我显阳殿的宫牌,信当亲启,回书亲收。    果然,不过半月,朝中便传来丹阳城军奴全释,山地尽放,父亲身为丹阳郡守未邀功,而是以民生为说深得敬仰。不日后显阳殿来了一俊郎少年,玉锦领至我跟前时少年手里紧紧地拽着宫牌,是我寄往丹阳的那块。    “你……是哪家的孩子?”    我眼看着不过十几岁的孩子,战战兢兢地跪在我脚下,眸子里有很熟悉的光芒。    “父亲说娘娘出阁便没回过家,叫孩儿领着这块牌子来看看家姐。”    “家姐?”我有些不可置信,“你说你是路家的孩子?怎么会……”    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