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太子爷_第36章 广告效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广告效应 (第3/6页)

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

    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七段达到高峰。

    刻划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其中运用泼刺和三弹的技法造成的强烈音响,应和着切分的节奏,使人感到高山巍巍,樵夫咚咚的斧伐声……

    在今天的演绎中,刘铮负责演绎“樵夫”,而沈曼青是“渔夫”!

    曲子一开始,瞬间就抓住了全部人的耳朵。

    “我的天!”

    “这……”

    哪怕不是不懂音律的人,也被这首曲子瞬间吸引了。仿佛听着这两个人有趣的,琴艺的“对答”,勾起了人们对渔樵生活的向往。但此曲中的深意,则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柴米油盐,天下大事,只在笑谈中。

    刘铮这边演绎的,是用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而沈曼青这边则是降调,表示应答。

    两人虽然没有排练过,却配合得十分默契。

    潇洒,默契,知音,共鸣。

    琴瑟和鸣!

    人们听得,已经彻底静了。

    就连那过来想捣乱的一些公子哥,此时都惊呆得张着嘴巴,难以合上了。

    谁会忍心去破坏这么一首天外神曲?

    没错。

    《渔樵问答》,绝对是刘铮自我认为的,华夏第一神曲。这首曲子最早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明代,在历史传承中,有着三十多种版本,曲意深长,神情洒脱,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

    其中不仅仅是琴艺的展示,更充满了人生哲学,对人生的思考,对世界的思考和看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