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 (第2/4页)
竟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夏炎正以一种特别诡异的姿势弯腰趴在桌子上,手里捏着半截铅笔头奋笔疾书着。 夏炎听到门声就知道是他,头也没抬便兴奋地说道:“快来看,我拿到了李导明天的分镜表!这手法真的太细腻了,果然不愧是华人导演中最会用镜头讲故事的人!我之前自己也试着画过一下,可是跟李导的一比,简直就是小儿科……” “李导是堂堂圈内大佬,你这才刚刚学了两年电影的学生,就想跟他有一样的功力,你是认真的吗?”韩竟调侃道。 夏炎偷偷吐了下舌头,“一年半,严格地说是一年七个月,到九月份升大三才满两年呢。” 韩竟笑着走到桌子跟前去看那摊了满满一桌的分镜手稿。夏炎把同一场景自己所画的分镜与李朝辉的手稿放在一起,两相对比,确实可以看出在镜头的运用上有些不同。 韩竟不是科班出身,精湛的演技更多是来自于实战表演中的磨炼,对于“演而优则导”这件事的兴趣也不太大。所以他对镜头语言,虽说大致有个概念,却不如专业学电影的人了解深入,看了半天也没大理解夏炎所说的“手法细腻”到底有哪些门道,“小儿科”又是体现在哪里。 所谓分镜表,主要是以绘图和文字说明的形式,对每一个镜头的画面、情节进行规划,并标注场景、时间和音效等辅助元素,以便据此进行拍摄。因此,外行人看分镜表,往往最直观地注意到的,并非镜头语言的处理方式,而是导演的绘画功底。 比如桌上摊开的手稿中,就明显地可以看出两个人不同的风格。绘图潦草、画面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