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六十二章 赵构登基 (第3/7页)
回父兄,众卿平身吧。” 百官再劝。 如此反复三日。 三日之后,一信使从越州而来。 细问之下,竟然是越州知府本人。 当时百官还在留守府和赵构拉扯。 哪有功夫管他区区一个越州知府。 谁知这知府竟然语出惊人。 他见留守府的门子不让他进,便站在门外大喊道:“陛下临行之前,曾托付下官大宋受命之宝,命下官在危难之时交予康王。 身份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谁料想今日连康王殿下的大门都进不去!” 他嗓门很大,众官在正堂处都能听见。 “受命之宝,怎么会在他手里?” 受命之宝指的便是传国玉玺。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命李斯以小篆雕刻传国玉玺,印文即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传国玉玺象征着皇权天授,象征着中原正统。 自古以来便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 真正的传国玉玺自秦朝直到唐末数度易手。 最后消失无踪。 北魏寻访无果,最后只能仿制皇帝神宝予以代替。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宋哲宗时期,传国玉玺再度现世,据说是咸阳人段义在修房子的时候从地下挖出来的。 形制色泽与记载中的传国玉玺一般无二。 翰林院中,包括蔡京在内的十三位学士联合鉴定,认定其为真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