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节 (第2/5页)
父亲最多教他识几个字罢了,竟能以苦学赶超衢州的学子们。 之后便是为祖母侍疾守孝,一直到今岁省闱才又下场。 纪管事在信中最后一句写着已经托人打听沈聿在榆林时的事,只是路途遥远又隔了这么久,得费些功夫才行。 “请姑娘放心,树高千尺有根,江河万里有源,定将沈家儿郎的事细查告知。” 榆林是九边重地,山高水长私下去打听一个朝廷命官,朝华心觉不妥。 何况沈聿十岁之前靠沈父同僚接济,又能有什么可打听的事? 朝华提笔回了一封信,让纪管事不必特意费人费力再去查探。 甘棠磨墨,芸苓添水,两个丫头觑看朝华的脸色,还是芸苓胆大些:“姑娘,这个沈家公子人品好不好?” “沈氏一族在家乡并无恶名。”沈聿在家乡也没有听说有要结亲的人家。 沈聿的祖母自儿子死后就吃长斋,家中凡有余粮就拿出济贫。 这么看来,沈家虽然清贫但也是有风骨的人家。 沈聿把那一百两银子全用来作水陆法事和济孤雏,并不是有意在父亲面前表现善心了。 到得此时,容朝华才觉得沈家儿郎可以留心看一看:“西院那边还给琅玕簃送过些什么?” 甘棠回报:“这几日都在办作水陆要用的香烛,倒没特意再给琅玕簃多添什么,我就把食单抄过来了。” 说着将这几日琅玕簃里的吃食单子奉给朝华。 朝华只是扫过一眼,眉心便微微蹙起,修饰得宜的指甲划过几行字:“锦带羹,状元酥,定胜糕,阆苑蟠枝桃……” 甘棠点头:“每日送到琅玕簃的食盒中总有一道是讨彩头的菜,我细问过,是独琅玕簃有的。” 那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